相比丰田bZ4X,本田全新电动车的设计更

新车记

撰稿人

马克车

的上海车展上,本田带来了它的首款悬挂本田标的纯电动车型e:prototype。被摆在其两侧的,分别是CR-V和皓影的插电混动版。其中,这款皓影锐?混动e+是全球首秀,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今年2月,CR-V锐·混动e+车型上市,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7.38-29.98万元。把Prototype英文翻译过来就是“雏形”。可以说这款车就是本田电动车战略的一个雏形。严格来说,e:prototype只是一款概念车,基于该原型车打造的量产车将于年春季上市,然后开始在全球销售。至此,本田终于为中国市场带来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电动车矩阵。当然这只是开始,未来本田计划未来5年内,在中国推出10款Honda品牌纯电动车。从e:prototype能看到本田电动车的风格电动车如今在新势力的手里,风格变得极尽夸张之能事。但本田这台e:prototype却给人一种淡雅清新之感,极简的线条让车显得比较有“仙气”。虽然是量产车,但极简的线条和中规中矩的比例,即便按照这个原型来量产,相信也没有太大难度。从尺寸来看,目测它应该在4.5米左右,属于A级紧凑SUV的尺寸,比CR-V和皓影要略小一些。虽然极简,但e:prototype的车头还是很有辨识度,引擎盖边缘设计了一条接近贯穿式的LED等待,两侧大灯的形状狭长,营造出一种锐利的视觉效果。仔细看细节,大灯组内加入了蓝色光带,下方雾灯区采用封闭造型,点缀一条横向LED雾灯,科技感还是挺到位的。来到侧面,隐藏式门把手、大尺寸轮毂,悬浮式车顶,营造出不错的比例感。此处应该是装备了电子后视镜,这意味着这台车中控可能至少三块屏幕起步。车尾比较简洁,尾部采用了贯穿式尾灯,本田LOGO可以点亮发出蓝光。这款车也将是本田首次面向全球市场开发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型。此前在中国市场,本田依托于两个合作伙伴东风和广汽,分别推出过一些纯电动车型,但试水意味甚浓。与此同时,老对手大众,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ID.4系列和ID.6系列等多款电动车,在电动车的推进上,比本田和丰田都要更激进。与本田保持同步的却是老对手丰田,本次车展上也带来了一款纯电动概念SUV——bZ4X概念车。预计将在年下半年投产。我们对比一下不难发现,丰田的bz4X,跟丰田燃油车的风格非常接近,也是用大量的直线、折线、高低起伏来营造复杂的细节层次感,凸显出较强的肌肉感,甚至有一点机甲风。本田和丰田几乎同时切入国内电动车市场,两款车虽然都是紧凑SUV,但风格差异如此之大,这倒具备了十足的看点。从外观对比来看,本田的这台e:prototype倒是很有日系小而美的那种工整、简洁之美,而丰田的这台bz4X则显得较为张扬、霸气。从个人喜好来说,本田的设计更加有未来感,更符合一款电动车该有的气质。

本田在智能互联领域加速本土化

除了发布全新电动车,本田在上海车展上也重点展示了其第三代Honda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坐进模拟座舱,乘客可以体验智能语音交互,精准导航、在线娱乐、远程操控、OTA在线升级等。从第三代智导互联开始,日系车“车机系统不好用”的帽子,可以率先被本田摘掉了。我们预计下半年上市的第十代雅阁、换代思域、以及面临换代的缤智和XR-V,都将装备这套新的系统。本田之所以在智能化领域领先合资对手,源于其对本土化的加速推进。年,本田与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开展合作,共同研发第三代HondaCONNECT,去年6月又与东软睿驰合资成立海纳新思智行服务有限公司,第三代HondaCONNECT正是海纳新思智行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后收获的首个成果。

『写在最后』

本田在中国市场近些年的份额持续攀升,年销量从年的万辆提升到去年万辆,市占率从5.7%增加到8.5%。紧随大众成为国内第二大品牌。地球梦科技动力、混动技术的加持以及丰富平衡的产品阵容,让本田在各个级别细分市场都拥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如今电动车+第三代智能互联的导入,标志着“本田大法”正在补齐自己在中国的最后一块拼图。从它的动作频率来看,对电动车,本田其实并不着急。而是选择了筑强混动阵营、改进车机互联,进而再导入电动车的节奏。毕竟,在国内正如日中天的本田,不仅销量大,双积分压力也不大,有更多的底气和时间来观察市场的走向,掌控投入的节奏。不急不躁,才是本田。

-END-

马克车

扎根车媒十余年,坚持深度思考、独立观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qif.com/gqbt/8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