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几个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案例,一般是采访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的感受;第二部分该行业的基础介绍、内部构架(为孩子选择行业可以了解一下);第三部分收入待遇情况。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至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几个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案例
小A:工资大概第二年到手能24万左右,第三年到手27左右,(我是算得我自己,含保单,日历年,生产销技术中心采购人力规划等不同部门差距貌似还不小)后面就涨幅比较慢了,除非五年后升主管。1/3的工资会以“保单”的形式发,年的保单年12月发到手,如果年11月辞职,你会损失年全年+年11个月的保单。
这个一年的保单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每年有9万左右吧,之前是离职了之后,保单会一分不少给你,年初,公司突然整个职工代表大会就通过了离职后不再给发了,不明不白就被代表通过了,不明白偌大个公司竟然算计员工这一年半载的工钱。
此外,这个公司效率极其低下,官僚思维严重,质保一手遮天,至今还沉浸在“品牌比较高级”自欺欺人,设计、生产完全不遵从市场规律,整天整些没用的东西,用户真关心的问题从来不提,本末倒置,前途堪忧。存在官僚主义,有领导一手遮天的现象,为了个人的KPI不断压榨下面员工!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十分严重!年底奖金二次分配,个别人员可拿到2-7万奖金不等。
小B:一汽总部待遇还可以吧,在长春的制造业来说,你很难再找出比一汽待遇更好的了。薪资方面,应届生本科生的话一年到手大概7w-10w,硕士的话一年9-12w这样子,看具体部门和岗位职等。
一汽总部这两年加班稍微有点多,经常听朋友抱怨,羡慕我们东风加班少。平常福利待遇也还挺不错的,企业文化还可以,逢年过节小礼品这些还挺多的。总体来说,北方的车辆学生能进到一汽总部,那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改革之后,对于基层的员工来讲万分难受,待遇下降,大概应届的税前12-15万。这不是重点,多三四万和少三四万倒不是无法弥补的,重点是加班特别多,大多数部门都加班,少部门部门九十点,周末没有严格休息,随时有活随时干,不干你就别想升职了,干得不快不好也别想升职了,所以升职难度很大,并且升职带来的收入增长并不可观,如果是本地人无压力不建议来,有车有房父母不需要管的想留跟前读博当个大学老师,或者考公去事业单位不好嘛,家里不用操心,车房不用管,去个舒服的单位搞点副业不好嘛,你要很有志气我觉得你会去一线,别说自己很努力争气然后回老家混,要有定居压力的可以来,起码比别的事业单位赚的多些,毕竟有定居压力。
小C:有点骗人的感觉。我才来,当时,承诺的本科见习期税前一万。我有邮件为证。
结果我入职一年平均税前7k,到手6k,就算现在见习期结束了,6岗了,也才税前8k,到手7k。保单啥的都是老员工才多大点能到8/9万,我保单反正5k,而且把人往死了用,轻松的不多,强制加班,假期特别少。我很是难受。我问了我的师兄,他说:他是本科刚进来五岗,几年长一岗,7岗封顶,基本工资和岗级挂钩,各部门工资构成有差别,一线部门最受影响。年终奖就是一张保单,几年内没法兑现,还要自己交保管费。就拿一线工程师举例,工资严重受生产和销量影响,15年开始效益持续下滑,工作六年,工资几乎没有上涨,对比物价,工资就是严重缩水,月均多,18年底发17年年终奖,如果18年辞职,那么18年年终奖没有!在长春物价挺高!水果蔬菜肉都比南方贵出一大截,长年大风,雾霾,没有太多生活品质,生活幸福感比较低了。小D:我是去了一汽轿车,这是一汽的子公司。毕业入职转正。开发员岗位,每月扣除各种费用,到手六七千。年中和年底能多给点。去年是15薪。差不多刚转正第一年到手10万(不包括公积金啥的)肯定有了。工程技术部工资听说会比这个低一些。
轿车公司工厂承担了红旗,奔腾,马自达的制造,公司研发只对奔腾负责。就研发岗而言能学的东西还挺多的,因为实际研发人员还是少,项目多,平均下来能接触的东西就多,当然很多都是造车流程和项目管理上的知识技能。详细具体的专业技术在供应商那里。听说确实离职了很多,如吉利,东风,上汽。(貌似自主的多一些,没听说谁跳槽去合资了,不知道是因为合资要求英语能力还是工作流程和自主就不匹配),股票貌似和解放置换中,集团说每年研发营销经费会多给X亿。前景能不能好不是特别明朗,但大家都说解放上市可能会影响解放员工的福利啥的,这个我也不懂,听来的。最后,红旗也就是集团肯定比轿车好,但是就学东西而言,轿车也还行。关于人际关系,我感觉到的人际之间,公司之中相处上还是不错的。我当时校招签了轿车,然后也很忐忑,在知乎上一顿查轿车的相关问题,整体是负面评价。这个也没办法,国企性质+低市场占有率+地处东北,难免受人贬低。我说说住宿情况,目前的新人都是新公寓,硕士单人间,本科双人间,独立卫浴。单间一个月,双人间貌似是一个月。硕士给报销。实付一个月。最后,老詹查了查。一汽集团内有多家子公司,按照待遇排名大概为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解放、一汽轿车。额。
第二部分行业的基础介绍
公司整体情况及优势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汽集团,中国一汽或一汽。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前身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厂名,饶斌创建,于年7月15日奠基。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一汽已成为年产销万辆级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产销总量始终位列行业第一阵营。
关于一汽的工作与生活
因为一汽集团在长春,所以对很多外地人吸引力并不大。薪资待遇在当地还是可以的,买房买车压力不大,但是受限于城市发展,娱乐生活并不丰富。无论冬夏,基本晚上7、8点商场就都关门了。当然,酒吧和烧烤是营业的。所以到了晚上,除了这两种地方基本就没什么别的娱乐了。
如果刚毕业的话,除非家在东北或北方,否则真的不建议有雄心壮志的人来。因为时间长了,人真的是会被环境改变的。当然,也有心智坚定的人。
汽车这么品牌,他们与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什么关系?
两大集团都分合资和自主品牌两类,合资品牌说穿了就是别人家的品牌,通常都是外资品牌,轰轰烈烈三十多年,把别人家的孩子养得高大威猛,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甚至几度救亲家公于水火之中,两大集团也顺便成了穷得只剩下钱的土豪,但别人家的孩子,叫得再亲,也是人家的,这些孩子包括,一汽集团的姻亲-大众、马自达、丰田,还有大众的二儿子奥迪,似乎跟通用商用车也有合资;上汽集团的姻亲-大众、通用(乘用车)、沃尔沃(大客),还有领养来的IVECO(轻客+重卡)。两大集团除了合资品牌外,都各自有自有品牌,一汽主要有解放、红旗、一汽、夏利等品牌,还有些记不清楚了;上汽在乘用车领域自有品牌主要有荣威、MG、宝骏,商用车领域多些,也复杂些,完全自有包括大通、LDV、五菱和汇众,部分股份的国产品牌包括红岩和跃进。说点历史吧,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防止国外独资企业垄断支柱行业,是不允许通用大众这种巨头直接在中国开厂的,但是落后的中国汽车业又迫切需要国外的技术,所以20年前,以合资的形式,上汽用市场换技术吸引外资,中国当时在外国人眼里还是个相当于现在朝鲜一样的国家,甚至更穷,所以国外大厂都不看好中国市场,而大众当时企业面临严重危机才冒险做出决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提供技术并要求上汽来搞定国内供应商和工厂,当时签合同时购买了那时候的最新车型桑塔纳,但那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业极其落后,培养供应商达到德国人的要求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所以第一辆桑塔纳下线的时候已经属于大众的过时车型了。一汽也是类似的情况。大众品牌之所以在中国成为神车,其实也归功于当年的远见,或者说为了存活下去被迫的那次冒险。再说一点历史,中国的汽车行业,到底处于什么水平?汽车行业是一个集工业大成的行业,全球知名的品牌也就十几家。有规模整车制造的也就十几个国家。从产量上来看,近几年全球汽车年产量是万辆左右,中国汽车产量近0万,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从汽车技术含量上看,高端的奔驰,宝马,奥迪,路虎等品牌都有在中国制造。从产品质量上来讲,大众,通用,丰田,本田在中国的工厂整体水平优于同品牌在东欧,拉美的工厂,等同或稍逊于日本或德国的工厂。以上角度都证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达程度。从品牌角度上讲,目前国产车没有豪华和高端品牌,除了volvo外,主要是中低端品牌,中国汽车出口量很小,品牌知名度在全世界来看很低。(vovlo是吉利全资子公司,理应算中国品牌)。从产量上来看的话,国产品牌的产量,仅稍逊于几个全球巨头的产量,比大部分国外品牌的产量要高。近几年,丰田,大众,雷诺日产,通用年产近千万级。现代,本田,标志雪铁龙,菲克-万级。中国国产轿车最高为五菱万,长安,长城,吉利在百万左右。奔驰,宝马在二百万上下,斯巴鲁,马自达,三菱等品牌也年产量也就在百万上下,最高不超过万。(上汽通用五菱虽是合资企业,但中资控股,车型自主研发,品牌中方所有,和其他合资品牌截然不同,理应算国产品牌)。从企业规模和利润来看,过千亿人民币的只有丰田,亿到千亿间有大众,通用,福特和现代。上汽集团去年利润是亿,超过其他的汽车公司。长安,东风,长城,一汽利润也超百亿。而菲克,标致雪铁龙,三菱等还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从产值上来看,上汽年产值亿,也超过大部分国外品牌。从技术含量来讲,十万以下的车合资品牌基本没什么市场,10万到15万国产车半壁江山,15万以上国产车几乎无市场。目前自主设计最贵的国产车是广汽gs8,二十万左右月销万辆,口碑还不错。长城vv现在也有万辆左右,形势看好。vovlo虽说吉利控股,但设计在国外,很难将技术转移回来,不过,吉利也通过领克在吸收技术。反而是别克品牌,基本只在中国销售,产品也是在通用提供技术支持上海泛亚设计。上海大众的主要车型朗逸,帕萨特也都是德国大众提供技术支持上海大众自行设计。和整车行业相比,零部件行业和国外相差较大,前几年都没有进入前名的企业,去年延峰好像进入二十名左右,但技术也大多也来自国外,和国外知名零部件品牌相距甚远。综上,中国汽车工业水平低于德国,日本,美国,稍逊于韩国,法国,超过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墨西哥,印度。目前来看勉强处于第二阵营,长远来看,得益于中国市场快速增长和低制造成本,用不了几年就能赶上第一阵营。新速腾
第三部分收入待遇情况
工资体系
一汽工资是基本工资+浮动绩效,加上一些不同子公司的福利待遇和优秀的工作环境等。
工资15级薪酬
咳咳,这里放一个内部图片。各位看看就好。
一位内部人员给告诉我,我估计他也有快40岁了。他是一名正式的一汽大众操作工。工资待遇方面,每月4+,具体工资无法提前计算,APP上有工资条,很长。到手的工资主要还是要看工作时长的,工作日的等等。老员工在绩效奖的份能到+,每年4次绩效/季度奖金相当于4次双薪,10月工资有1的取暖费,节假日发福利,一年发4张电影票,块钱的蛋糕卷,还时不时的有福利,写合理化建议也会发奖品,员工购车还有福利。总的来说,一年到手10万元。
另外,在个人发展方面是艰难的,上层员工难,基层员工更难,想要往上发展大致需要投入3-5年,而且这里非常需要机遇,在新工厂有空位就能上,老工厂可能半辈子还是个操作工。他估算着退休了之后,养老金也就够一个吃喝吧,一个月能拿到元,他就很满足了。目前来看,现在的养老政策不利好,内心十分忧愁。
他还说了点关于跳槽的事情,这个也是让他忧愁的事。他想说树挪死、人挪活,动起来总是好的。他属于惰性比较大的,脑子不安分、身子却懒得很。但是,从去年开始明显感觉到了汽车行业强烈的危机感。行业在变。20年底,准确地说是十一假期回来他才开始动了跳槽的念头,第一次认真地更新了他的简历。但通过跟一些猎头的沟通,发现行业从19年开始就在转型了,并且已经影响到了猎头公司的转型。猎头从19年下半年就很少招传统主机厂的人了,都在往新能源、智能驾驶等方向转,传统主机厂的传统岗位基本都内部消化了,有些猎聘公司甚至要求自己的员工20年完成业务重心转移,全面转向新方向。信息闭塞的地方估计还没接收到呢,感觉离18年猎头疯狂招人根本没过去多久,但其实这一两年已经变天了。同时他也要意识到,很多职业发展所有预期都在下行。老詹多嘴的话,我来简单说说我对一汽大众的认识。第一,薪资待遇,除了上汽有可能会比一汽的待遇给的高,东风的待遇是要比一汽大众低的,更不要说其它的一些自主品牌给的待遇。第二,发展前景,一汽好歹也是共和国长子,虽然里面的关系网比较深,但是基本上有能力的人还是有出头之日,你的能力你的努力,领导会看在眼里。第三,工作强度不会像自主品牌那么大,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放假的时候放假,柴米油盐酱醋茶,能发就发。该有高温假就有高温假,该有旅游就有旅游,生活和工作还是能很好的平衡。所以如果想进入制造行业,一汽大众是比较好的选择。
结语:你觉得碧桂园的工资收入和退休金高么?你愿意买一汽大众的车么?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