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寄望广汽三菱三菱中国之路能走

■进口车陷退市风波

引起消费者虚惊一场   “7月底刚刚买了一辆进口欧蓝德,8月初就从网上看到三菱要停止进口车业务,可把我吓坏了——以后的维修保养该找谁呀?后来打电话问了经销商,得到的答复是根本没有此事,网上的报道纯属误读和炒作。我这才放下心来。”不久前刚刚购买了一辆2.4L豪华导航版进口欧蓝德的车主牟先生在虚惊一场后,向记者说出了这样一席话,“其实一直很中意进口帕杰罗,只是价格超出了预算,在朋友的推荐下,自己也到不同的店试驾了几次后才决定购买欧蓝德,这车性能总体来说真的挺不错,所以当时听说要停止进口车业务时,我还挺纳闷:三菱进口车是相对比较小众,但也不至于到退市的地步。”   牟先生所述的虚惊起源于8月初,有媒体报道称“三菱汽车总部决定暂停在华进口车业务,并将重心转移至广汽三菱”。针对这一报道,三菱(中国)于8月7日在   一家北京进口三菱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关于三菱进口车业务将停止的消息登出后,确实有几位消费者打电话询问具体情况,但解释清楚以后也就没问题了。   ■外部谣传or内部混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翻看此前部分媒体对三菱汽车会长益子修的采访,会发现,益子修对三菱汽车进口车业务的表述是“在广汽三菱、东南三菱以及三菱进口车三大业务中,进口车恐怕不会在中国多发展,而是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广汽三菱”。但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媒体有对三菱进口车业务将停止的误读报道,主要原因应该是在于三菱一直以来在中国存在销量不佳和渠道问题,虽然三菱方面极力否认,但三菱在华业务或将面临调整。   回顾三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其实并不短,但发展之路却颇为曲折。做为很早就进入中国的外资品牌之一,三菱在中国直到年9月才实现了与中国车企的首次50∶50创建合资公司——广汽三菱。广汽三菱年才开始正式大批量投产,目前仅有两款国产车型,相比丰田、本田、马自达这日本前三大车企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相比,广汽三菱只能算是一个婴儿。   目前三菱在中国主要有三方面业务:进口三菱、广汽三菱和东南三菱。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菱欧蓝德与帕杰罗的上牌量约共计1.1万辆,是去年的2.33倍;同期,广汽三菱销量近3万辆,同比增长%,完成之前设定6.8万辆全年目标的43.4%;与此同时,东南三菱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辆,累计同比下滑42.1%。另据了解,进口三菱汽车今年的销售目标是2.5万辆,而在市场上同样擅长SUV的斯巴鲁在今年前4个月已经实现进口车销售2万辆。   由于销量的不尽如人意,早在广汽三菱成立之初,就已经有了三菱将把广汽三菱、进口三菱、和东南三菱三个销售渠道整合的说法。一位汽车业内资深媒体人士告诉记者,三菱的技术并不差,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把控上相比其他日本车企就确实差了很多,广汽三菱应该说是三菱在市场把控方面的一个突破。至于渠道整合,根据目前的形势,三菱方面应该不会出台整合的企业政策,但实际上,三菱的进口经销商们已经在根据形势寻找更合适的出路。   统计数据显示,三菱目前拥有家进口车经销商,其中有37家是广汽三菱的经销商。另外,不少三菱进口经销商已经开始投奔广汽三菱,同时销售广汽三菱和进口三菱,单纯销售三菱进口车的经销商数量正不断减少。   ■急抓“战略高地”

三菱中国战略能否成行仍未知   进口车板块业绩不佳,东南三菱板块则由于股比结构不佳迟迟无法实现突破,这种情况下广汽三菱自然成为三菱在中国翻身的希望所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三菱一家的销量就超过进口三菱和东南三菱的总销量,超出量为1万多辆。再加上50∶50股比,广汽三菱相比东南三菱,更算得上是三菱争气的儿子。可以说,广汽三菱是三菱中国市场成功与否的“战略高地”。   广汽三菱能否带动三菱走出中国市场困局?现实似乎并不那么乐观。   记者近日曾借着陪朋友买车的机会进了北京一家广汽三菱4S店,店内颇为冷清,现场并没有较大的优惠,偶尔进来一两位看车的消费者看到这个促销力度,也显得有点意兴阑珊,只是给销售顾问留下了联系方式就匆匆离开了。   朋友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会看广汽三菱的车,是因为前段时间从网上看到其有大幅降价信息,但如今降价力度较小,她将会重新考虑那些更加大众的品牌SUV车型。   牟先生购买进口欧蓝德时享受到的优惠力度是4.9万元。对此,他也表示,如果没有这么大幅度的优惠,确实会犹豫是否购买进口欧蓝德,也许会倾向于购买欧美系品牌SUV车型。   品牌影响力弱应该是三菱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广汽三菱仅仅凭借目前拥有的帕杰罗劲畅和劲炫ASX两款车似乎短期内很难有所改变。为了增强品牌影响力,广汽三菱从成立之初就积极参与或者赞助各类活动,组织“寻找湖南美丽乡镇”活动、赞助“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并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力求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三菱始终没有形成专属于自己的风格,组织参与活动也稍嫌散乱,虽然能在局部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从全国角度而言,还需要新的策略。   品牌影响力不足,产品数量少,这是来自品牌和产品内部的压力。另外,来自渠道的压力也是广汽三菱所不容忽视的。统计数据显示,广汽三菱目前有经销商家,而其今年的规划是家,也就是说后续的4个月中还需要增加71家,网络扩张的压力显而易见。即使经销商扩网顺利,经销商盈利压力也是一个问题。品牌力和产品数量的不足限制销量的增长,销量增长不足则进一步影响经销商的盈利水平。三菱发展广汽三菱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应该说今后广汽三菱每走一步对三菱中国市场都至关重要。   另外,除广汽三菱所面临的难题外,部分三菱进口车4S店的盈利问题也是三菱应该考虑的。三菱迟迟未作出决定将三菱进口车与广汽三菱并网销售,但实际上在部分广汽三菱4S店中已经实现了进口与国产产品同店销售。如此一来,进口三菱4S店更加缺乏市场竞争力,未来将面临生死抉择。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三菱之所以迟迟不肯将进口三菱与广汽三菱正式并网,主要原因是不愿意将进口车业务板块的利润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分享。但如果没有渠道的合并,纯三菱进口车4S店后期的生存将非常艰难。而这也是三菱要开拓中国市场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市场与利益,本来并不矛盾,三菱要想突破中国市场,获得更大的利益,恐怕还要拿出更好的态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qif.com/gqcm/8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