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重磅隔空喊话益子修,广汽三菱急等

白癜风必须治疗吗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723/4909687.html

“益子修先生,明年能买到广汽三菱生产的欧蓝德吗?”数天前,一位中国记者直接向日本三菱汽车社长益子修提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益子修犹豫了片刻,将皮球踢了出去,“这个问题,让广汽三菱方面来回答吧。”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位广汽三菱负责人立刻站了起来,用迫切的声音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将这款产品卖给消费者。”

国产悬念

这位广汽三菱负责人毫不掩饰对欧蓝德的期待。目前,广汽三菱旗下只有劲炫和帕杰罗·劲畅两款国产车型,前者属于紧凑型SUV,后者属于中型SUV。产品线单一、车型数量少是广汽三菱发展中的大问题。

事实上,国产欧蓝德也并非不可能。为了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到在华合资公司广汽三菱上,益子修刚刚宣布,将不再发展三菱的进口车业务。这意味着三菱今后都将以国产化方式向中国导入新车型。

作为三菱旗下绝对的主力车型,欧蓝德目前仍是以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这款车型曾在年引入北京吉普投产,由于市场反馈不错,持续亏损的北京吉普甚至一度扭亏为盈。

在三菱与北汽分道扬镳后,欧蓝德伺机又以进口车的方式重新进入中国,且肩负着承担三菱在华主要销量贡献的责任。

两年前,三菱汽车与广汽集团合作,以对等股比成立了新合资公司广汽三菱,其中,广汽集团、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分别持股50%、33%和17%。

在此之前,三菱在华合资公司仅有东南汽车,但这家公司正迅速被边缘化。因此,对于新成立的广汽三菱,三菱汽车方面给予了厚望,甚至期望能用5年的时间,将其打造为中国最大的SUV生产企业。

从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广汽三菱累计销售辆,同比增长93.7%,其中,7月份单月销量达辆,同比增长15.3%。

虽然增幅明显,但从绝对销量来看,广汽三菱明显仍处于起步爬坡阶段。事实上,益子修也坦言,“广汽三菱还是个婴儿,但希望婴儿能快速成长。”

随着进口车业务的不断收缩,未来三菱势必将更多产品资源投放到广汽三菱,主力车型欧蓝德的国产,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波折中国途

作为与丰田汽车同批,也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三菱汽车并没有取得先到者的优势,但在零部件方面的发展却红红火火。

以三菱控股的沈阳三菱为例,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该厂年产能为32万台,批量供货及正在开发配套的国内整车厂有40多个,多种机型。年销售发动机50.47万台,净利润5.4亿元。

三菱占股超过三成的东安三菱也是国内主要的发动机供应商之一。仅从生产成本角度而言,发动机普遍占整车造价的1/3,是核心部件中的核心。显然,通过输出发动机技术,三菱汽车已在中国获利不菲。此外,三菱在中国还投资了十余家零部件企业。

相比之下,三菱汽车在整车领域的发展就不是那么顺遂了。由于在零部件领域获益颇丰,三菱汽车并不急于加大整车投入,而且对于合资股比的执拗,也使得三菱迟迟不能下定在中国大力发展的决心。

在与北汽分手后,在长丰和东南两个合作伙伴之间的摇摆,也使它错过了中国第一轮的发展黄金时期。

三菱汽车一直都在谋求更高的合资股比。无论是与北汽的合作,还是在长丰、东南,三菱汽车一直是小股比的持有者。与北汽的合作,三菱是以戴-克小弟身份介入的;在长丰,三菱也仅持有约20%的股份;在东南汽车,三菱的股权也不高,直接持股仅为25%,其后,三菱曾一直试图谋求增持,但最终未能成行。

益子修曾坦言,三菱一直希望有一个股比为50:50的合作伙伴,但是直到年9月才迎来在中国的首个对等股比的合资公司。这个漫长的过程,导致三菱在中国的发展屡屡错失机会,最终变得举步维艰。

已经错过中国汽车发展第一个黄金期的三菱汽车,已明确要将发展重心放在广汽三菱身上,益子修同时也表示,三菱会不断扩充在广汽三菱投放的SUV产品,在近2-3年也会随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qif.com/gqjt/8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