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皓影会是下一个爆款还是CRV的

11月30日,广汽本田皓影正式上市,售价16.98万起。皓影的到来算是填补了广汽本田在紧凑级SUV的空白。但皓影的到来究竟会是下一款CR-V?还是步思铂睿的后尘?

先入为主,后来者并不居上

皓影与CR-V使用同一平台、同样的底盘、同样的动力总成、相同的车架。说白了,其实就是CR-V的换壳版,一样的硬件也就意味着这两款车高度相似的定位。皓影与CR-V最大的差别,其实就是肉眼可见的外观设计和配置了。

双车战略在中国车市,特别是在本田上并不罕见了。此前的XR-V与缤智、雅阁与inspire上都曾见过。但此前的双车都是差不多同时推出,但皓影却是在CR-V上市两年多以后才推出。大部分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面对后来加入的皓影,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凭什么不选CR-V而选皓影’。再加上CR-V是国际车型,而皓影是中国特供车。皓影很显然就在名气上存在明显的劣势。

1.5T发动机风波频起

本田在过去都被称为‘买发动机送车’,之所以有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本田发动机的动力好、油耗低、质量可靠的优势。如今本田进入了全面涡轮时代,皓影上搭载的1.5T虽然动力和油耗在同级中表现还算不错,但质量可靠性却无法恭维。

在两年前,这台1.5T发动机就曾爆发过机油增多的案例。所谓机油增多,原因是在于汽油由于温度低的原因等不到很好的雾化,液态的汽油会以小液珠而定形态附着在气缸壁上。伴随着活塞往复的运动行程,附着在气缸壁上的汽油就会被活塞带入油底壳与机油混合在一起,于是机油便增多了。当越来越多未挥发的汽油进入油底壳与机油混合后,将机油的粘稠度降低了,失去了良好的润滑效果,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气缸的严重磨损,动力下降等问题。

本田应对机油增多的召回办法是刷ECU。通过调整燃油喷射时机、发动机点火时机及转速,加快发动机升温,让机油中混入的燃油尽早挥发以再次燃烧,从而有效控制机油液位升高的现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机油门’事件还未平息时,本田的1.5T又再爆出了‘失速门’。有部分车友在高速正常行驶的情况下,会突然出现发动机失速、故障报警的情况,猛踩油门车速也只能保持在40km/h以下。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在大雨等高温环境下行驶时,可能导致少量冷凝水在中冷器出口聚集,冷凝水被吸入燃烧室造成发动机缺火,从而使发动机进入保护模式,出现动力受限的问题。

相比‘机油门’影响发动机寿命,‘失速门’显然更可怕,想想在高速公路突然失去动力,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分分钟会影响生命安全。本田给出的召回方案是,免费安装优化中冷器出口空气流速的装置。

本田这两次召回时候完全解决问题,暂时还无法定论,可能还需要时间的进一步检验。但短时间里接连两次发动机缺陷的爆发,让曾经的‘买发动机送车’成为了一句笑话。

皓影加价与CR-V优惠鲜明对比

虽然现在看来,皓影的竞争力并没有‘真香’,但却一点都没有打击到广汽本田的自信。在CR-V已经优惠过万的时候,居然还传出了皓影需要强制加装等方式加价才能提车,有些地方加价幅度甚至达到两万。

当然消费者也并不傻,如今互联网信息高度透明,他们也清楚CR-V相比皓影在价格上的巨大优势,所以皓影的加价也直接劝退了不少消费者,出现了不少的退订情况。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你很想买本田的SUV,不在乎可靠性的问题,而且家附近只有广本4S店,没有东本的4S店,那也还可以选冠道。现在冠道也有不小的优惠了,不少地区优惠幅度甚至过万,皓影加价后的价格,再加一点就可以买更高级别的冠道了。面对CR-V和冠道的‘上下夹击’,皓影的加价带来的生存空间岌岌可危。

写在最后

对于广汽本田来说,皓影的出现算是填补了它们在SUV上的车型空缺。与CR-V高度接近的背景下,也就意味着皓影与CR-V并不存在1+1=2的局面,一样的定位意味着一样的消费群体,注定了皓影只能从CR-V上抢夺有限的销量占比。

从可靠性问题和销售策略来看,皓影明显就过于自大了。如今汽车市场日益趋冷与回归理性的消费市场环境下,市场选择琳琅满目先不说,就从与CR-V巨大的价差,就已经可以宣告皓影前景的不乐观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qif.com/gqjt/9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