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简历该往哪投?,还在烦恼不了解新东家各种属性?最详细的汽车行业明细就在这里啦!!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是是相当大的一个行业,我们可以从强里面的汽车公司以及汽车配套公司的数量就可以窥探到。具体细分下,可以归纳为几个大类:
主机厂介绍关于主机厂的介绍,各类文章或专题报道都有,水很深,因此迟迟不敢给出自己的分类,估计拍砖更多,不过承诺的介绍还是要给的,除了四大四小以外,还有自主品牌,当然,很多细节还没有了解到,而被问到的朋友也很多讳莫如深、言辞闪烁,anyway,这个事情终归是要不断填充血肉的,让企业变得透明。第一类,跳过工厂,放技术中心,泛亚技术中心、上汽技术中心、一汽技术中心,这三个据答主了解到的情况,应届生基本就是硕士起点,待遇也是顶级的,不排除有没被了解到的,另外广汽研究院略逊一筹,但总体感觉还是比合资工厂要略好,因此还是放到第一类,当然要求也是很高的,看学校背景,看专业背景,看**背景。第二类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北京奔驰、宝马中国一类,上汽通用也挺好,不过会更累一些,SQ、采购、市场、销售等一批都有各自苦逼地方,如上汽大众,坐落嘉定,淄邻同济,学校的先天优势就确定了,而诸如上海交大跟吉林大学,也有自己的派系,其他学校相对困难。第三类是吉利沃尔沃、保时捷、福田戴姆勒这些公司,待遇挺好,工作压力也不算很重,当然门槛还是不容易的,学历、专业缺一不可。第四类是上海通用五菱、一汽丰田、长安上汽研究院、北汽研究院等一众。第五类则是余下的合资、独资、自主品牌等,江淮、哈飞、金龙等等。
电子电器类公司我将汽车电子电器类分了五类,不过只有四类了解到,而第五类民营里的优秀企业还在搜集整理,待更新。第一类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以联电和联创为代表,这两家企业都有上汽的背景,从薪酬待遇与培训体系方面来看,联电略胜一筹,而门槛也要求更高,特别是学历方面,联电比较青睐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如果你是学历背景较好的优质候选人,对工作稳定程度与氛围比较看重的话,可以考虑这两家公司。第二类是以天合、德尔福派克为代表的美资企业,这两家企业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考核比较严格,英语的要求也很高,在以KPI考核为导向的这两家公司里面,能熬下去的都能得到很大提升,当然,这两家企业文化不是温水,要随时有被push的觉悟,如果你想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呢,欢迎加入上述公司。第三类是以海拉、泰科、奥托立夫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他们的企业文化介于第一类与第二类中间,而产品也相对单一,如果干得出色,所享受到的待遇也不会低,有合适机会的时候,不妨考虑考虑。第四类是以矢崎为代表的日资企业,他们更看重忠诚度等方面,薪资待遇方面会比欧美企业略低一些,如果有日语背景则会加分,日系的精益生产管理还是很有一套的,而且矢崎的发展也还不错。
底盘、传动系统第一类是口碑、实力、势力、待遇等综合强大的公司,我觉得也就采埃孚、博世跟大陆这三家德国企业,捷太格特不太了解,天合被采埃孚收购了,博世还是归到发动机类型的吧,虽然这些集团军啥都做,大陆的薪水待遇方面比采埃孚略低,所以这里首推的就是采埃孚啦,注意,是采埃孚中国。采埃孚中国呢门槛还是蛮高的,包括学历、外语(英语、德语)、背景,对自己的综合实力自信的,还是去采埃孚吧,性价比之王(个人观点)。第二类是佛吉亚排气、天纳克、美国车桥为代表的欧美资企业,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市场份额都很不错,而且待遇也挺好的,缺点就是工厂位置比较偏,比如佛吉亚排气跑奉贤了,美国车桥在上海更是没有工厂,只保留技术中心,变相的减少了工作岗位。还有就是作为典型的美资企业,风格还是有蛮多相似的地方,虽然英语门槛是高,不过里面的具体工作大多还是书面英语,当然也有工种是纯英语环境。第三类是耐世特、蒂森克虏伯汇众、汇众萨克斯等有国企背景的公司,特别是耐世特,被中航收购之后,业务飙涨,工资越发越多,行情上涨的厉害,目测还有一段很好的上升期。第四类的日资企业没做过,第五类的民企没做过,不清楚哇,容我再了解了解。有朋友问到汽车内外饰公司的情况,索性我将座椅、车身件公司也囊括进去了,然后一起来总结一下吧(仅限我知道的范围,分类不排除主观内容),感觉以后这块就是国产的天下了。第一类推荐李尔、伟速达、江森自控、伟巴斯特,这四家企业据我所了解,还是舍得给钱的,不仅仅是管理岗位,工程师技术岗位,也可以得到不菲的待遇,比如说李尔五险一金公司代缴,伟速达挖人不吝价钱,江森自控的薪酬在业内都是知名的,伟巴斯特的产品市场份额是同行嫉妒的,所以总体来说这三家公司还是挺好的。相应的,在人才选拔方面,本科学历即可,英语却要求很高,英语氛围比较浓厚。第二类是延锋饰件、延锋百利得、延锋伟世通等以延锋体系为代表的国资背景的公司,一方面在业务上不愁订单,二来不差钱,所以整体看上去还不错,以答主熟悉的技术中心为例,地理位置在上海徐汇区,福利待遇也不差,上汽下面的,买车也有优惠,不过职位主要以研发人才为主,产品工程师、项目工程师等岗位很多,需求的话倾向于硕士,英语没有外企要求那么高,书面要过关,口语能表达就可以了。第三类是麦格纳、英格索兰、佛吉亚座椅这样的公司,背景很大,但是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如预期那么凶猛,所以归为潜力十足,后台很稳的类型,不过因为内外饰车身方面的利润毕竟有限,以后他们抛弃这方面的业务也是有可能的,另外在选拔人才方面中规中矩,外语、学历等都会考察到,本科即可,硕士优先吧。第四类是曼胡默尔、美嘉帕拉斯特、岱美、西德科东昌等这类公司,待遇呢说不上很好,业务谈不上很强,当然这是跟行业内的前排做比较,而且按照显示次序递减,不过以后的发展是未知的,所以当你还不够强的时候,用来当做跳板也是可以的嘛。第五类是优秀的民营企业,不过我真心不太了解啊,祝福民族工业。
发动机厂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动力中枢,涉及到发动机及相关业务的,无一不是牛逼公司,主机厂在这一块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而顶尖汽配公司的设计、生产制造能力也堪称豪华,仅以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将涉及到发动机及相关业务的公司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博格华纳跟博世、霍尼韦尔涡轮增压,这三家毫无疑问应该放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博格华纳的专业范儿和完善配套的体系制度、薪酬福利等,都堪称业内典范,另外高大上的技术中心等硬件设施也非常吸引人。博世在很多方面都很强,发动机控制、传动、制动等,业内公认,不解释。霍尼韦尔涡轮增压,从公司品牌到工作环境到技术实力,也都是很多业内人员心意的对象,而且最近三年的业务发展非常迅猛。这三家公司强则强矣,门槛也非常的高,流利的外语表达,良好的学历背景,社招的话还要娴熟的工作能力,总之是要优秀的人才。第二类是伊顿、辉门这样的公司,在国内的发展日趋缓慢,不过底子还在,待遇方面不会差,管理开始出现混乱,业务也出现波动,但这些是对比最顶尖公司来说的,所以在没有合适机会的时候,不妨去这样的公司历练一下。本科学历,外语表达清晰,专业对口便有机会。萨克斯动力总成与博泽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以归为第三类,而且这两家德国公司背景都很不错,采埃孚跟博泽,在上海的发展也一直是向上的,不过归到发动机配套里面降低了他们的排名,而且这两家公司的职位对德语有一定要求,所以性价比又因此降低,因此在第三类。第四类放一个北京亚新科天纬吧,做燃油喷射的,好处一点是有北京户口的名额,还有员工宿舍等,技术实力尚可,详细可看下面详细介绍。第五类不知所云。
底盘、传动等机械件配件底盘、传动等机械件配件厂,历来都是传统欧美公司的强项,产品不同,市场占有量会大有差异,因此直接分类会有偏颇,不过还是根据性质差异,进行如下划分:第一类是采埃孚集团,辖属有传动、转向等部件,公司品牌与福利待遇、工作氛围等,综合占比很有优势,而且在收购天合之后,目测将进入新的发展期。另外采埃孚中国人性化的制度与优渥的待遇,成为吸引候选人的主要因素,当然在外语(英语和德语)和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很高,以前还对学历有很高要求,现在渐渐放松,本科学历即可。第二类是耐世特、美国车桥这样的公司,耐世特被中航收购之后的业务增长而带动的待遇提升,美国车桥亚太总部的薪酬设计,虽然工厂表现不够给力,但还是值得放在一起,可以说,以前的耐世特被低估了,而现在的美国车桥则被高估了,从目前来看,招聘门槛基本持平,略低于采埃孚。第三类是佛吉亚排气、京西重工,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的中间,而且佛吉亚毕竟体系庞大,京西重工也有抬头的趋势,所以归为一类。第四类是汇众萨克斯、蒂森克虏伯汇众、克康排气、京西重工这类公司,有国资背景,产品相对单一,但市场份额还是很足,虽然因为合资背景有些混乱,但仍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的对象。第五类待补充。
怎么样,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汽车配套公司,颠覆了你对汽车行业的认知没有?
(未完待续....
行业资讯分享,汽车设计服务.
手板模型制作,ALIAS学习资料。
指纹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