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本田两轮业务N个大动作的幕后推手专

文字:小左

图片:本田技研

相信对不少本田摩友来说,水野泰秀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他们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本田摩托车业务近期的变化。几天之前,本田摩托车第四家6S店广东佛山店正式开业;今年11月,声名在外的非洲双缸(CRFLAfericaTwin)车型正式投放国内市场;几个月前,CBX和NCX两款跨界大排量产品同时上市,标志着本田在国内有售的cc以上排量摩托产品已经达到12款。本田最近半年来的动作,似乎超越了之前几年的总和。

而这一切的背后,自然少不了水野泰秀的大力推进。他的身份是本田中国本部长兼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换句话说就是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老大,不光是摩托车业务,还有体量更庞大的汽车业务。4月份升职之前,水野泰秀的职务是广汽本田总经理,此前则执掌东风本田四年之久。

玩家与管理者的区别

笔者与水野泰秀初次相识,便是在东风本田的某次汽车产品活动上,而让他打开话匣子的“破冰”话题却是摩托车。是的,他是一位资深摩托车爱好者,年加入本田技研,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摩托车的热爱。当然,在职场上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尤其是干出成绩之后——最近十多年来,水野泰秀已经习惯了这种每隔3-5年的职位乃至工作国家的变动。在他看来,每次职务变动,是本田公司对自己的信任。当然,这种“信任”也是本田哲学中的一个部分。

对于职场上的水野泰秀而言,最擅长的经验能力无疑是在汽车领域,而升任本田中国本部长之后,他必须把一部分精力聚焦在摩托车业务上。但毫无疑问,摩托车玩家的视角与业务管理者的视角有着巨大的差别,更何况在中国,大城市普遍实行“禁、限摩”,使得包括本田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摩托车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水野泰秀坦言,摩托车业务中遇到的各种困扰,是自己在汽车业务中从未经历过的,但本田的历史经验表明,以本田哲学的特色经营思维为武器,无论市场如何跌宕起伏,总能应对。为了摸清这些变化,水野泰秀自升任以来便频繁往复于国内各城市,除了与旗下各分公司领导层沟通之外,就是跑市场和经销商进行深度交流。按照他的话说,了解现场是本田管理者履行本田哲学的最基本要求。

迎合电动化趋势

坦白说,尽管大环境恶劣,本田的摩托车业绩还是很不错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除本田进口摩托车以外,本田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五羊本田和新大洲本田,1-9月的总销量为.77万辆,比消费者印象里的隆鑫、力帆、宗申等自主品牌龙头企业领先不少。

但在水野泰秀看来,本田摩托车业务不能只追求简单的销量,而是要考虑如何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化发展。一个非常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qif.com/gqcm/8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