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华为自动驾驶,受益概念股紧急整理

摘要:华为周末刷屏了,给大家看个视频。很多人说像一个驾龄2年左右的司机,谨小慎微。但是还是非常震撼的。

全文分几大部分来聊聊

、、、、、、

事件驱动

4月17日晚,ARCFOX极狐与华为共同打造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发布,预售价为基础版38.89万,高阶版42.99万!

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它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可以全程由车辆自行判断路况,自己驾驶的级别。意味着无人驾驶即将走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划时代的事件。

再加上智能座舱,10分钟快充技术,激光雷达和自研芯片等,华为很可能成为汽车领域的安卓,给众多传统汽车厂商赋能,帮传统车企加速进入“电动+智能”的历史新纪元。

无人驾驶现状

大部分厂商在L2阶段,比较成熟,属于辅助驾驶。在攻克L3,还无法量产。L2逐步升级到L4的阵营有特斯拉和大众。考虑到汽车成本,没有上激光雷达,用了摄像头。

少部分厂商直接上L4,L4则代表真正全自动驾驶,不需要人。L4级别以谷歌、百度阵营,现在加一个华为。用了激光雷达,但是成本高昂,无法量产成为爆款。

消息汇总

1、从华为一内部员工获得确认,明天(4月20日)起,华为旗舰店将开始卖车,且余承东今日将亲自主持一场有关华为卖车的神秘会议。

2、恒大汽车携恒驰9款车型首次亮相上海国际车展,车型覆盖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全系列车型。

3、百度CEO李彦宏与吉利CEO李书福聚首。据知情人士表示,二人的见面并非是在上海车展,且集度汽车将公布大合作。

4、美团创始人王兴调侃华为汽车,“特斯拉终于遇到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都旗鼓相当的对手了。”

5、美国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于4月15日在美国上市。

布局野心

回答大家几个比较关心的话题:

1)华为自动驾驶是否真的达到了L4?

答:华为自动驾驶的项目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投入了7年,技术从L2直接到了L4。这次发布产品,可谓七年磨一剑,让人惊叹。

但是由于没量产,是否能真正实现L4,暂时是未知的。

2)对产业链的影响?

华为的战略是不造车,但核心技术都在华为手上。例如:激光雷达、热管理等。

汽车厂和零部件厂商非常担心成为华为的代工厂。没有核心技术,虽然会让很多企业利润短期快速暴增,市值暴涨,但就跟最终的苹果产业链一样,绝大多数钱都被苹果拿走。

当然,有人说企业可能不做,这个就跟汽车厂选择跟华为合作一样——你不做有人做。

对产业层面,中期肯定有企业受益,但长期可能跟华为手机产业链一样,就是钱被华为赚走了。

华为自动驾驶,现阶段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控制成本?如何判断规避的标志?发生事故后责任评判标准?

希望可以在2年内实现吧!

市场前景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全世界的互联网大厂都在造车。

国外:苹果

国内:华为,小米,滴滴,,百度,大疆

宛如十年的手机市场。都是肥肉,每个人都要吃一口。

人要与时俱进,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快乐。不然就被时代所淘汰。现在全世界都在造车,新能源就是未来发展方向。

华为已经出新款无人驾驶汽车了。

小米,雷军堵上身家也要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苹果也在造车,用iOS生态系统打造智能产业链。

10年前是智能手机时代,5年前是智能家居时代,未来5年是无人驾驶时代。

个股梳理

这次热度很高,虽然题材很难产生实际业绩,但是以一己之力,带动全市场大反弹。

板块多只涨停,接下来还有消息刺激,板块以周级别为行情。

一、汽车智能化产业链

1、德赛西威

公司利用自身在汽车电子软硬件的研发、系统整合与制造优势,在年正式成立了智能驾驶辅助事业单元,在智能驾驶领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部署。

2、中科创达

公司已建立围绕“Kanzi”的智能汽车业务生态:结合公司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技术+RighwareKanzi3D开发技术+公司智能视觉技术,形成完整的智能驾驶舱生态平台。

3、华阳集团

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完善的制造系统和卓越的品质保证系统,在车载视听领域及GPS/北斗导航领域拥有系统集成、组合导航、图像处理、音效处理等核心技术,是国内车载影音信息娱乐系统制造商。

4、四维图新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获得高精地图甲级资质的公司,此外积极推进"智能汽车大脑"战略。

二、激光雷达

1、华西股份

公司持有纵慧芯光的比例为14.67%。该公司是国内激光器供应商。

2、水晶光电

公司主业是从事精密薄膜光学产品,属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部件供应商。

三、华为智能化产业链(整车合作)

1、北汽蓝谷

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与华为于年1月28日在北京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优势,联合“开发面向下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

2、小康股份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举行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深入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在工业互联网、ICT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为小康集团打造智能电动汽车提供坚实助力。

3、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与中国移动、中移物联、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及5G车联网联合开发研究年9月,长安新能源入驻科创园暨智慧共享平台开放,并与华为等11家企业及机构成立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共创开放的智慧共享平台,为打造安全可靠电池系统、提高电池续航里程提供技术研发支持。

4、广汽集团

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智能车领域合作,实现多个系统的最产搭载。

四、华为智能化产业链(智能网联)

1、启明信息

公司与华为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在车载通讯与智能网联等业务领域共同探索合作机会。

2、中国汽研

公司重点是自动驾驶的测试验证,从硬件到软件提供一整套的测试服务和解决方案。

五、华为智能化产业链(智能硬件)

1、长鹰信质

公司是国内电机零部件制造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内最大汽车发电机定子制造商,产品涵盖汽车电机定子和转子、电梯曳引机电机转子、电动工具电机转子、电动车电机转子等。

2、富临精工

公司被确定为华为新能源车载减速器及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双方未来将围绕核心技术产品及产业资源,在新能源电驱动总成领域开展合作。

六、华为智能化产业链(智能驾驶)

1、得润电子

华为与公司控股子公司意大利Meto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推动车联网领域的发展提供端到端的车联网UB

解决方案。

2、润和软件

公司HKey开发平台是基于华为海思麒麟芯片,是首个基于内置NPU的AI移动计算平台。

七、华为智能化产业链(智能座舱)

1、科大讯飞

与华为战略合作,双方在公有云服务、ICT基础设施产品、智能终端、及办公T四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主要聚焦在座舱A工语音领域。

2、北信源

是华为安全商业联盟成员,双方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互联网通信、移动办公、数据安全、云计算等领域深入合作。

潜在风险

1、第一波其实还是纯粹的炒消息炒概念阶段,大部分炒起来的公司真的就只是业务沾点边,或者某块业务在研究,在合作,对业绩提升几乎忽略不计。

2、第一波销售估计不行,40万的车,这个价位是传统BBA,是奔驰、宝马、奥迪的价格区间。这个价位上,一款畅销车型,大概年销售也就在十几万量左右。新势力里面的蔚来也在这个价格区间,月销量大概几千到1万辆。

这个价格区间其实竞争挺激烈的,另外高精地图目前应该只覆盖了北上广深部分路段,覆盖全城还需要时间,覆盖全国还早。所以能买的目标客户其实也是不多的,愿意真掏40万去当小白鼠的,早期还是不会很多的。

......

最后再喷一下特斯拉,以前觉得特斯拉真香。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蔚来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做的更好。

特斯拉自动驾驶在加州还是不错的,可是在中国他们根本没有去做本土化,连导航都做不好,又怎么做自动驾驶。

之前特斯拉为了便宜+省电,不用激光雷达,这是逆着大趋势而行。

希望接下来可以通力合作,共同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好了,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uangqif.com/gqjt/8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