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3562.html
年11月11日,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简称“路线图2.0”)正式发布。为了认识和理解路线图2.0,本文围绕路线图2.0主要规划目标、路线图2.0的意义与背景、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现状、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目标等方面,予以解读,分享如下:
一、重要名称解释
1)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概念是由中国人提出来的。目前其他国家提的主动驾驶汽车。
2)技术路线图(yTechnologyRoadmap),最早出现于美国汽车行业,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摩托罗拉和康宁(Corning)用于公司管理。90年代末开始用于政府规划。年,摩托罗拉的CharlesH.WillyardandCherryW.McClees发表在ResearchManagement的文章:Motorola’stechnologyroadmapprocess是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奠基之作。技术路线图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定义。(1)可以理解为:
技术路线图是指,应用简洁的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描述技术变化的步骤或技术相关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它能够帮助使用者明确,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技术,理清产品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最终的结果和制定的过程。技术路线图具有高度概括、高度综合和前瞻性的基本特征。技术路线图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资源、研发项目、技术、产品和市场。适用于企业产品研发、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或国家战略规划。(2)技术路线图是一种结构化的规划方法:
作为一种方法,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规划管理、行业未来预测、国家宏观管理等方面。作为一种产品,纵向上它有力地将目标、资源及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属性,又预测未来;作为一个过程,可以综合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并将其统一到预期目标上来。3)自动驾驶分级中国对于自动驾驶级别正式做出区分,即自动驾驶汽车将以5个要素为主要依据,被划分为0级(应急辅助)、1级(部分驾驶辅助)、2级(组合驾驶辅助)、3(有条件自动驾驶)、4级(高度自动驾驶)、5级(完全自动驾驶)共6个不同的等级。
注意:中国对于自动驾驶级划分,与美国有一些小的差别。4)V2V(V2X)通信技术(1)即V2V通信技术,由福特公司在年6月3日发布,可以监测街上行驶的其他车辆的速度、位置等对其他驾驶员无法开放的隐藏数据。定义V2V(Vehicletovehicle)即车对车信息交换技术系统。特点V2V系统主要利用了无线通信原理和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通过安装在汽车中的V2V信息收发器,每一辆通用公司生产的汽车都可以迅速定位自身车辆,并且实时地监测到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及设施。(2)V2X通信技术,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车联网通过整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技术、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奠定了新的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了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兼容。(3)5)愿景,意思是希望看到的情景。是对组织及个人未来发展预期达成未来意象的想法。由组织领导者与组织成员共同形成,具有引导与激励组织成员的未来情景的意象描绘,在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环境中,提出方向性的长程导向,把组织活动聚焦在一个核心焦点的目标状态上。6)目标是指: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编制背景
背景是指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剧里的布景,放在后面,衬托前景,是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也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编制背景主要有:在1.0的技术路线图发布之前,国内整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路线较为分散,企业对自身在产业所处的位置、产业技术发展的全景图等都不清晰,年完成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1.0》的制定工作。路线图1.0为整个智能网联产业技术提供了一个系统地规划和技术路线引领,还有对资源地聚集,包括对下一步政府、产业、企业的智能网联发展规划都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1.0》发布之后,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地引领作用。
年5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修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是其中的专题之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适时组织行业力量启动《技术路线图2.0》修订工作。
修订工作组长: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修订工作副组长: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许艳;华吉林大学教授高振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公安部交通科学研究所所长孙正良;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岑晏青;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研发总院原副院长李丰军;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刘卫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规划及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监胡灏等。
通过联合行业力量,共同梳理关键技术架构、组建编制团队,形成3个应用组和15个专题组,结合行业内百余家单位、三百余位专家的宝贵智慧,按照不同领域方向共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径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修订之后,将继续发挥技术路线引领、资源聚集、支撑政府和企业规划的作用。
三、《图技术路线图2.0》与《图技术路线图.0》主要区别
与1.0版本总的关键技术架构都是“三横两纵”架构,所谓“三横”是整车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基础支撑技术,“两纵”是车和基础设施。1.0版中把车作为信息交互的主体,所有的信息汇集到车上,由车来作出决策和执行。而车路协同技术,承认了路在感知决策中所承担的作用在1.0版应用部分按照传统汽车分类主要分乘用车和商用车。不同的是,2.0版本,在具体内容有一些调整。
增加了系统设计技术,其中包括了人机交互、电子电气架构、计算平台,把这些汽车的关键技术归入系统设计部分。对信息交互部分也作出较大修改,包括专用通信技术、大数据平台技术和车路协同技术,车路协同在1.0版中是没有的。增加了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等内容,安全技术中原先只有信息安全一项,现在包括了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四、路线图2.0主要特点
2.0版包括了对1.0版实现状况的评估,这也是我们路线图的一个特色,未来还将持续做评估。2.0版的技术路线实施时间延长到年,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相一致。在2.0版中,是按照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场景。一是乘用车;二是货物运输,包括干线物流、物流配送等车型;三是客运出行、共享出行的场景,其中不仅有公交车,也有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小巴士等车辆。更多的是从未来的人、货物、出行等场景去规划不同的技术路线。在2.0版中内涵比1.0版更丰富。吸收并固化了一些行业共识,像基础设施建设加入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基建的概念一致,还有信息交互明确了车路协同路线。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主要规划目标
年左右,CA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HA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开始进入市场。年左右,HA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城郊道路、高速公路以及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年以后,FA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开始应用。其中:2.0版中一项重要指标到年,L2级和L3级车辆合计占比达到50%,1.0版中L2级和L3级车辆合计占比30%。未来到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能把这5年的技术路线走稳,L2级的应用做得越来越好,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使用,L3级、L4级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进入市场,那智能网联汽车就真正进入千家万户。
六、政府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支持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出全景式规划;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智能网联汽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受到了多个部门的